各師(市)、院(校),兵團機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解決好水資源問題事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事關兵團可持續發展。為堅決落實好中央領導關于“加強新疆水資源綜合利用,強化生態保護”的重要批示精神,當好生態衛士,現就兵團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強化生態保護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 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兵團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轉變發展方式,把生態文明理念、生態衛士職責貫穿始終”的戰略要求,兵團各級要牢固樹立依靠內涵科學發展的理念,徹底擺脫過度依賴水土開發數量型增長的傳統思維模式,堅持減水、節水、減地、防治污染綜合施策的方針,嚴格控制水土資源開發,加快推進水利改革,強化用水管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調整用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水利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兵團水安全保障綜合能力,確保兵團資源利用可持續、生態可持續、發展可持續。
(二)主要目標。一是用水總量目標。按照《新疆用水總量控制方案》,到2020年,兵團用水總量控制在114.13億立方米以內(不含跨流域調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5%,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8以上,退減灌溉面積116.24萬畝(南疆師市34.9萬畝),農業用水占比降到90%以下;到2030年,用水總量控制在110.92億立方米以內(不含跨流域調水),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0以上,退減灌溉面積270.44萬畝(南疆師市95.7萬畝),農業用水占比降到85%以下。二是生態保護目標。按照《兵團黨委、兵團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城鎮供水水源水質全面達標,農村飲用水安全得到全面鞏固提升。
(三)基本原則。一是嚴格管控、保障發展。把對兵團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制約性強的水土資源要素優先納入紅線管控,盡快遏制資源無節制消耗、生態環境退化的趨勢。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設定并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并與空間開發保護管理相銜接,實行最嚴格的管控和保護措施。推動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預留必要的發展空間。二是因地制宜、分類管理。根據紅線管控不同類型和要素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紅線管控政策措施。結合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源環境現狀和主體功能定位等要素,提出差別化、針對性強的管控要求。三是部門協調、上下聯動。水利、農業、住建、環保、國土等有關部門在紅線管控目標設置、政策制定、制度建設等方面,要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工信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與有關戰略規劃、政策措施的銜接。明確部門和師市責任,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二、 主要任務
(一)嚴格審批制度,堅決制止非法開荒行為。
1. 嚴格禁止除國家和兵團批準之外的水土資源開發行為。嚴格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進行任何形式的土地開發。除中央批準的規劃外,兵團已批準的各類在建、未建土地開發項目必須認真清理,需上報兵團重新核準后執行;各師市嚴格禁止收復棄耕地,批準的各類在建、未建土地開發項目必須停止建設。
經國家和兵團批準的土地開發項目,全部由項目團場負責開發,禁止各類社會人員(包括團場職工家屬)參與。對個體開發承包的土地,合同未到期的,要加大雙方協商力度,盡快收回土地承包權;對合同到期的,一律收回,不得續簽。違規開發和承包土地的,必須立即清理退出。
2. 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推進兵團向南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產業發展帶動人口集聚為主線,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用水需求管理,調整優化用水結構,加快農業節水建設,科學實施退地減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用水需求;加快新建擴建團場水利建設,克服單純依靠水土資源開發的路子,把生態文明理念、生態衛士職責貫穿始終,發展壯大產業,創造就業崗位,促進人口集聚,實現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二)加強取用地下水管控。
1. 嚴禁在地下水超采區新增地下水開采。嚴格按照《新疆用水總量控制方案》開展水資源開發利用,對地下水超采區和超出地下水用水總量指標的師團,禁止新打井開采地下水。推動重點行業開展企業用水定額對標工作,到2020年,電力、鋼鐵、紡織、化纖、造紙、石油石化、化工、食品發酵等高耗水行業達到先進定額標準。
2. 依法從嚴規范機井建設審批和用水管理。編制地下水壓采方案,逐步關閉超紅線區域和超采區所有機井,其中未經批準的機井和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水井要限期關閉;未超采地區,通過機電雙控等措施,強化地下水資源保護;報廢的礦井、鉆井、取水井實施封井回填。對主要用水行業領域實施更嚴格的節水標準。加強水源置換,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開采量,減少地下水開采規模,嚴格控制地下水資源消耗總量和水位控制,逐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三)科學有序開展鹽堿地治理。
1. 因地制宜,科學實施。積極試驗、示范推廣暗管排鹽等技術,加強鹽堿地治理綜合配套技術推廣力度,采取水利、農業、生物和化學改良措施等綜合措施,遵循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原則,科學有序開展鹽堿地治理,兼顧灌區周邊生態。在水資源利用量接近或超出用水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不得進行種稻洗鹽等治理,不宜治理的鹽堿地堅決退出。
2. 突出重點,有序治理。兵團現有鹽堿地面積1050萬畝,中鹽堿化面積451.10萬畝,重鹽堿化面積274.47萬畝,其中南疆重鹽堿化土地98.85萬畝(一師42.52萬畝,二師27.59萬畝,三師28.17萬畝,十四師0.57萬畝)。到2020年完成中、輕度鹽堿地治理139萬畝。其中,一師58.5萬畝,二師24.3萬畝,三師46.4萬畝,十四師9.8萬畝。重鹽堿化土地治理要結合退地減水計劃,將排水無出路、治理難度大的優先退出。
(四)實施農業節水提質增效工程。
1. 完善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節水改造項目和高效節水工程建設,推進末級渠系配套、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建成一批節水農業標準示范區。
2. 強化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突出抓好農業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大中型灌區配套建設,提高水分生產率。大力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建設提質增效,全面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建設項目,應當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3. 大力實施南疆師市高效節水工程。到2020年,南疆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萬畝,完成自動化高效節水示范基地149萬畝。一師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8.4萬畝,完成自動化高效節水示范基地84.5萬畝;二師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4.03萬畝,完成自動化高效節水示范基地28.5萬畝;三師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2.85萬畝,完成自動化高效節水示范基地16萬畝;十四師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74萬畝,完成自動化高效節水示范基地20萬畝。
(五)科學實施退地減水。
1. 退地減水要先從用水總量超標區域退減,要將排水無出路、治理難度大的重鹽堿地優先退出。
2. 退地減水要與農業高效節水和農業用水向工業用水轉換緊密結合起來,要對退地減水區域實施封禁,恢復自然植被;在有條件的區域,實施人工輔助方式種植抗旱耐堿樹種,實現治沙、減水與致富雙贏。
3. 按照《新疆用水總量控制方案》實施年度退減計劃,2012-2030年,兵團總退減灌溉面積324萬畝。其中2012-2015年退減灌溉面積53.56萬畝。2016-2020年退減灌溉面積116.24萬畝(一師、二師、三師共34.9萬畝)。2021-2030年退減灌溉面積154.20萬畝(一師、三師共60.8萬畝)。
各師市年初制定年度退減計劃并上報兵團,年底作為兵團對各師市落實退地減水工作的考核依據。各師市退減灌溉面積指標見下表。
兵團各師壓減灌溉面積總量控制指標表(萬畝)
2016-2020年 | 2021-2030年 | 2016-2030年 | 2012-2030年 | |
第一師 | 24. 30 | 46. 00 | 70. 30 | 75. 10 |
第二師 | 1. 10 | 0. 00 | 1. 10 | 7. 50 |
第三師 | 9. 50 | 14. 80 | 24. 30 | 30. 30 |
第五師 | 1. 50 | 0. 00 | 1. 50 | 4. 50 |
第六師 | 22. 50 | 25. 00 | 47. 50 | 52. 00 |
第七師 | 14. 54 | 10. 60 | 25. 14 | 26. 80 |
第八師 | 25. 00 | 39. 40 | 64. 40 | 87. 70 |
第九師 | 9. 20 | 6. 10 | 15. 30 | 15. 30 |
第十二師 | 1. 00 | 4. 60 | 5. 60 | 7. 10 |
第十三師 | 7. 60 | 7. 70 | 15. 30 | 17. 50 |
第十四師 | 0. 00 | 0. 00 | 0. 00 | 0. 20 |
兵團合計 | 116. 24 | 154. 20 | 270. 44 | 324. 00 |
南疆4個師 | 34. 90 | 60. 80 | 95. 70 | 113. 10 |
(六)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1. 優化水資源配置。推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行PPP等新型水利項目建設管理模式。
2. 加強灌區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展南疆師市現代化灌區建設,加快昭蘇墾區、九師貧困地區“旱改水”建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骨干工程的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任務,建成現代化灌區1700萬畝。
(七)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1. 嚴把審批關口,從嚴控制產能過剩行業項目取退水。嚴格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行業企業的取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按照定額核定年度取用水計劃,對超計劃或超定額取水的,實行累進征收水資源費。堅決落實以水定產要求,全面開展產業園區和重大產業布局規劃水資源論證,把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作為產業梯度轉移、布局優化調整的先決條件。
2. 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嚴禁“三高”項目進入。加快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建設,全面提高污水處理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再生水利用。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園區不再批準其新增取水許可。
3. 節約農用水主要用于工業、城鎮和生態用水。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發展有限農業,進一步降低灌溉定額,將農業節約的水量進行合理調配,主要用于工業、城鎮和生態用水。2020年農業用水占比降到90%以下,2030年農業用水占比降到85%以下。
(八)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1. 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按照“兩環、一線”的總體布局,抓好農田防護林、道路林和防風基干林建設為主體的綠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鞏固和推進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和水生態修復治理,開展河湖和水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建立和鞏固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沙區生態安全體系;退出低效耕地和耗水量大的沙耕地(漏水地),重點向南疆師市傾斜。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30平方公里,新增退耕還林工程人工造林55萬畝,森林撫育100萬畝。
2. 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落實水污染防治計劃,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積極推進達標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綜合利用,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重點流域、湖泊、綠洲、重點水庫水污染防治,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積極防控地下水污染。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
1. 各師市要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落實主體責任。師市、團場主要領導是履行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加強生態保護職責的第一責任人,相關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是具體負責人。各師市負責制定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保護方案,開展日常監管。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履行管控職責,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2.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兵團相關部門和各師市要積極爭取國家在項目和資金上支持兵團調結構轉方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南疆師團高效節水技術推廣應用以及污水處理和中水再利用等,加大支持兵團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提高灌區水綜合利用效率。
(二)嚴格目標任務,強化考核。
1. 嚴格目標任務。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年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監督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將農業用水占比下降、退減灌溉面積、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鹽堿地治理面積、城鎮污水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森林覆蓋率、重點治理區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防控等指標納入考核。
2. 強化考核。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師市,約談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并督促整改。
(三)加強監督檢查,嚴厲查處。
1. 加強監督檢查。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保護工作監督檢查。建立健全重大違法打井開荒、破壞生態等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和通報制度。加大專項執法和集中整治行動力度,對違法行為從嚴查處。
2. 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自本意見下發之日起,凡違反意見要求,要嚴肅追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處、有處必嚴。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超用水、超標排污導致區域水環境質量惡化或生態破壞的,視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已經離任或退休的也要追究責任。
各師市要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強化生態保護工作方案,并及時上報兵團水利局備案。各師市要嚴格執行核準報批制度,規范水土開發行為,杜絕非法水土開發和非法土地承包,實現兵團水土資源科學合理的開發和生態保護,忠實履行兵團生態衛士職責,加快建設美麗兵團、生態兵團,基本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實現兵團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018年2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
2018年2月9日印發
主辦:第四師可克達拉市 承辦:新疆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信息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第四師可克達拉市 All Rights Reserve
網站標識碼 BT04000002 新ICP備 10002671號 公網安備 66040002000102